-
榆葉梅
-
榆葉梅,又叫小桃紅,因其葉片像榆樹葉,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為灌木稀小喬木,高2-3米;枝條開展,具多數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冬芽短小,長2-3毫米。
枝紫褐色,葉寬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3裂狀,緣有不等的粗重鋸齒;花
單瓣至重瓣,紫紅色,1~2朵生于
葉腋,花期4月;核果紅色,近球形,有毛。
榆葉梅在中國已有數百年栽培歷史,全國各地多數公園內均有栽植。本種開花早,主要供觀賞,常見栽培類型有重瓣榆葉梅
形態特征
短枝上的葉常簇生,一年生枝上的葉互生;葉片寬橢圓形至倒卵形,長2-6厘米,寬1.5-3(4)厘米,先端短漸尖,常3裂,基部寬楔形,上面具疏柔毛或無毛,下面被短柔毛,葉邊具粗鋸齒或重鋸齒;葉柄長5-10毫米,被短柔毛。
花1-2朵,先于葉開放,直徑2-3厘米;花梗長4-8毫米;萼筒寬鐘形,長3-5毫米,無毛或幼時微具毛;萼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無毛,近先端疏生小鋸齒;花瓣近圓形或寬倒卵形,長6-10毫米,先端圓鈍,有時微凹,粉紅色;雄蕊約25-30,短于花瓣;子房密被短柔毛,花柱稍長于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1-1.8厘米,頂端具短小尖頭,紅色,外被短柔毛;果梗長5-10毫米;果肉薄,成熟時開裂;核近球形,具厚硬殼,直徑1-1.6厘米,兩側幾不壓扁,頂端圓鈍,表面具不整齊的網紋?;ㄆ?-5月,果期5-7月。
生長環境
喜光,稍耐陰,耐寒,能在-35℃下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以中性至微堿性而肥沃土壤為佳。根系發達,耐旱力強。不耐澇??共×?。生于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溝旁喬、灌木林下或林緣。
分布范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西、江蘇、浙江等省區。中國各地多數公園內均有栽植。俄羅斯,中亞也有。
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榆葉梅種子一般于8月中旬成熟,當果皮呈橙黃色或紅黃色時,即可采收,然后將采回果實取肉后涼干,經篩選后裝入麻袋或通透的容器內,置于陰涼干燥通風處貯藏。
榆葉梅的繁殖可以采取嫁接、播種、壓條等方法,但以嫁接效果******,只需培育二、三年就可成株,開花結果。嫁接方法主要有切接和芽接兩種,可選用山桃、榆葉梅實生苗和杏做砧木,砧木一般要培養兩年以上,基徑應在1.5厘米左右,嫁接前要事先截斷,需保留地表面上5至7厘米的樹樁。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種子治理潤燥,滑腸,下氣,利水。枝條治
黃疸,
小便不利。(
《圖朝藥》)
園林價值
榆葉梅其葉象榆樹,其花象梅花,所以得名“榆葉梅”。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園林,街道,路邊等重要的綠化觀花灌木樹種。其植物有較強的抗鹽堿能力。適宜種植在公園的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角落、水池等地。如果將榆葉梅種植在常綠樹周圍或種植于假山等地,其視覺效果更理想,能夠讓其具有良好的視覺觀賞效果。與其他花色的植物搭配種植,在春秋季花盛開時候,花形、花色均極美觀,各色花爭相斗艷,景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