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側柏
側柏(學名: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屬
柏科常綠喬木。樹冠廣卵形,小枝扁平,排列成1個平面。葉小,鱗片狀,緊貼小枝上,呈交叉對生排列,葉背中部具腺槽。
雌雄同株,花單性。雄球花黃色,由交互對生的小孢子葉組成,每個小孢子葉生有3個花粉囊,珠鱗和苞鱗完全愈合。球果當年成熟,種鱗木質化,開裂,種子不具翅或有棱脊。
側柏為中國特產,除青海、新疆外,全國均有分布。壽命很長,常有百年和數百年以上的古樹。已被選為北京市的
市樹。
側柏耐旱,常為陽坡造林樹種,也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葉和枝入藥,可收斂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種子有安神、滋補強壯之效。
別 稱
黃柏、香柏、扁柏、扁檜、香樹、香柯樹
栽培技術
種子采集
-
選擇母樹:要選擇20-50年生的樹木作為母樹。
-
采種時期;一樣側柏球果的幼稚期是從9月中旬開始到10月下旬為止,當球果果鱗由青綠色變為黃綠色,果鱗微裂時,應立刻進行采種。
-
采種方式:側柏球果幼稚后,及時清除冠下雜灌木及石塊后,采取擊落法進行采種,然后用掃帚將球果收集起來。
-
種子清選:球果運回后,在場上曝曬3-5天,果鱗裂開后,輕敲果鱗,種子即可脫落。然后用篩選、風選或水選,清除果鱗、夾雜物、及秕粒。陰干后,進行袋躲。
育苗技術
一、選地、整地與施肥:側柏育苗地, 要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較肥沃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為宜,要具有治理北京交通管理局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管理學者應具備的素質領導者應具備的 素質銷售員應具備的素質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聚友網具有中國特色的騎士澆灌條件。不宜選土壤過于粘重或低洼積水地,也不要選在迎風口處。育苗地要深耕細耙,施足底肥。一樣采取秋翻地,深度25厘米左右,春淺翻15厘米左右,結合秋季深翻地,每畝施人廄肥2500-5000千克,將糞肥翻人土中,然后,耙耢整平。
二、播前種子催芽處理:播種前為使種子發芽迅速、整潔,******進行催芽處理。側柏種子空粒較多,先進行水選后,將浮上的空粒撈出。再用0.3%-0.5%硫酸銅溶液浸種1-2小時,或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進行種子消毒。然后,進行種子催芽處理。 常用于側柏種子催芽的方式有3種。
1.混雪埋躲法:選擇背風、背陰、排水良好、治理方便的地方,進冬后當積雪不融化時,把種子混拌3倍的雪,裝進囤子中。囤子上下和四周要圍以草簾和10厘米厚的雪,中間放人混雪的種子。囤子外面圍上成捆稻草,以維持早春囤子里的雪不融化。一直雪躲到播種前3-5天取出,雪化凈后種子篩選出陰干散落,清除雜物,即可播種。也可采取播前1周左右,化雪后種子混細沙,日曬、翻拌、增溫保濕,待有1/3種子裂嘴,篩除沙子或混沙及時播種。
2.混沙催芽法:當種子調進很晚來不及雪躲或冬季雪少無法雪躲時,可于播種前15-20天采取混沙催芽。將要經過選種消毒處理的種子,用溫水浸種24小時。然后撈出種子,按種子體積的2倍混進細沙,拌均勻,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而不出水為宜,裝進木箱中放置在室內熱和處,種沙溫度常常維持在12-15℃,逐日翻動2-3次,并隨時噴灑溫水,維持適當的溫、濕度,以促進種子萌發。待大有些種子曾經萌動,有1/3種子裂口,即可播種。
3.溫水浸種催芽法:將經過消毒處理的種子用45cC溫水浸種24小時,結合選種,將浮上的空粒種子撈出往掉。然后將種子撈出攤曬在背風朝陽處席子上,常常翻倒晾曬,維持必須的濕度,一天用溫水沖洗1-2次。經過5-6天,待有1/3的種子裂嘴,可進行播種。 [3]
三、播種:側柏適于春播,但因各地天氣條件的差異,播種時間也不相同。側柏生長緩慢,為延長苗木的生養期,應依據本地天氣條件適期早播為宜,如華北地區3月中、下旬,西北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東北地區則以4月中、下旬為好。
側柏種子空粒較多,通常經過水選、催芽處理后再播種。為確保苗木產量和質量,播種量不宜過小,當種子凈度為90%以上,種子發芽率85%以上時,每畝播種量10千克左右為宜。
北方地區側柏多采取高床或高壟育苗,在一些于旱地區也采取低床育苗。 一樣播種前要灌透底水,然后用手推播種磙或手工開溝條播。播種時,壟播:壟底寬60厘米,壟面寬30厘米,壟高12-15厘米,每壟可播雙行或單行,雙行 條播播幅5厘米,單行寬幅條播播幅12-15厘米。床作播種:一樣床長10-20米,床面寬1米,床高15厘米,每床縱向(順床)條播3-5行,播幅 5-10厘米,橫向條播,播幅3-5厘米,行距10厘米。播種時開溝深淺要一致,下種要均勻,播種后及時覆土1-1.5厘米,再進行彈壓,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以利于種子萌發。在干旱風沙地區,為利于土壤保墑,有條件時可覆土后覆草。
四、苗期治理: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一樣播種后10天左右開始發芽出土,20天左右為出苗盛期,場圃發芽率可達70%-80%。為利于種子發芽出土,常常維持種子層土壤濕潤,播種前必須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過分干燥,******不澆蒙頭水以免降低地溫順造成表層土壤板結,不利于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設專人看雀。幼苗出齊后,立刻噴灑0。5%-1%波爾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灑3-4次可預防立枯病發生。
幼苗生長期要適當控制注水,以促進根系生長發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后恰處于雨季之前的高溫干旱時期,氣溫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時澆灌,適當增添注水 次數,澆灌量也逐步增多,依據土壤墑情每10-15天澆灌一次,以一次灌透為原則,采取噴灌或側方注水為宜。步進雨季后減少澆灌,并應需求主意排水防澇, 做到內水不積,外水不侵進。
苗木速生期結合澆灌進行追肥,一樣全年追施硫酸銨2-3次,每次畝施硫酸銨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間隔半個月后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糞尿追施。每次追肥后必須及時澆水沖洗凈,以防燒傷苗木。
側柏幼苗時期能耐必須蔭庇,適當密留,在苗木過密影響生長的情況下,及時間往細弱苗、病蟲害苗和雙株苗,一樣當幼苗高3-5厘米時進行兩次間苗,定苗后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50株左右,則每畝產苗量可達15萬株。
苗木生長期要及時除草松土,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多采取化學藥劑除草,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用藥2毫升,加水稀釋后噴灑。第1 次噴藥在播種后或幼苗出土前,相隔25天后再噴灑第2次,連續2-3次,可基本消滅雜草。每畝用藥量每次0.8千克。當表土板結影響幼苗生長時,要及時疏 松表土,松土深度約1-2厘米,宜在降雨或澆水后進行,需求主意不要碰傷苗木根系。
側柏苗木越冬要進行苗木防寒。在冬季嚴寒多風的地區,一樣于土壤封凍前灌封凍水,然后采取埋土防寒或夾設防風障防寒,也可覆草防寒。生產實踐標明,埋土防 寒效果******,既簡便省工,又有利于苗木安全越冬。但應需求主意,埋土防寒時間不宜過早,一樣在土壤封凍前的立冬前后為宜;而撤防寒土又不宜過遲,多在土壤 化凍后的清明前后分兩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時灌足返青水,以防春旱風大,引起苗梢失水枯黃。
五、苗木移植:側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時為了培養綠化大苗,尚需經過2-3次移植,培養成根系發達、生養映照、冠形優雅的大苗后再出圃栽植。依據各地經驗,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較高,一樣可達95%以上。
移植密度要依據培養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后培養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養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養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 米;培養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為1.5米X2.0米。一樣培養大苗都需求經過多次移植,這樣,既有利于促進苗木根系的生長發育,培養良好的冠形和干 形,又果斷進步土地利用率。依據苗木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移植方式,常用的有窄縫移植、開溝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式。
移植后苗木治理,住要是及時注水,每次灌透,待墑情適宜時及時采取中耕松土、除草、追肥等四周措施。除依據園林綠化的要求進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與一樣針葉樹種大苗培養基本相同。
病蟲害防治
葉枯病
【癥狀】 側柏葉枯病發生在春季。幼苗和成林均受害。病菌侵染當年生新葉,幼嫩細枝亦往往與鱗葉同時出現癥狀,最后連同鱗葉一起枯死脫落。病菌侵染后,當年不出現癥狀,經秋冬之后,于翌年3月葉迅速枯萎。潛伏期長達250余天。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鱗葉和細枝上產生黑色顆粒狀物,遇潮濕天氣吸水膨脹呈橄欖色杯狀物,即為病菌的子囊盤。
受害鱗葉多由先端逐漸向下枯黃,或是從鱗葉中部、莖部首先失綠,然后向全葉發展,由黃變褐枯死。在細枝上則呈段斑狀變褐,最后枯死。受害部位樹冠內部和下部發生嚴重,當年秋梢基本不受害。
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受害后,樹冠似火燒狀的凋枯,病葉大批脫落,枝條枯死。在主干或枝干上萌發出一叢叢的小枝葉,所謂“樹胡子”。連續數年受害引起全株枯死。 [
【防治措施】 側柏葉枯病應立足于營林技術措施,促進側柏生長,采取適度修枝和間伐,以改善生長環境,降低侵染源。有條件的可以增施肥料,促進生長?;瘜W防治可以采用殺菌劑煙劑,在子囊孢子釋放盛期的6月中旬前后,按每公頃15kg的用量,于傍晚放煙,可以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經大面積防治試驗,用殺菌劑I號和Ⅱ號煙劑,放煙一次,其效果在50%以上。采用40%滅病威,40%多菌靈。 [
葉凋病
側柏葉凋病為側柏的一種主要病害。為害嚴重時可造成大片側柏樹葉凋枯,似火燒狀。樹勢嚴重衰弱,易招致次期害蟲柏樹雙條杉天牛和小蠹甲等危害,加速樹木的死亡。
【發病規律】
該菌在病葉上過冬,次年4月開始活動,5月開始先從樹冠下部葉子侵染,得病葉子初期出現黃斑,逐漸擴大,使整枝柏葉變黃,最后變成黃褐色。6月病葉上出現黑點,即病菌的繁殖器官,并放出孢子進行再傳染。如果樹林較密,林中濕度較大,溫度適合,就大量傳播侵染,造成病害大流行,以6-7月發病最嚴重。在密林中往往有一發病中心,逐漸往外蔓延成片,嚴重時似火燒狀,病葉大批脫落,常從樹干樹枝上又萌發出一叢叢新葉,人們叫它“樹胡子”。
病害一般山溝比山頂嚴重,陰坡比陽坡嚴重,密林比稀林嚴重,陰雨潮濕天氣較重。
【防治方法】
1、秋、冬季清掃樹下病葉燒毀,染來源。消滅過冬病菌,減少第一次侵入。
2、在5-8月份,每兩周噴1次1∶1∶100的波爾多液預防,特別注意嚴格控制初侵染,發現初侵染發病中心,要進行封鎖,防止蔓延。
3、過密的柏樹林要適當進行疏伐,使林內通風透光,減少發病條件
繁殖方法
主要以種子繁育為主,也可扦插或嫁接。